请问长郡中学是私立学校吗?
长郡是公立中学
长郡校内的湘郡才是私立
高中部分长郡与湘郡
不过师资,教室,及校内外活动长郡与湘郡都是统一的。
长郡的初中部叫培粹中学
它的老师都是长郡的
表面是公立中学
实际上就是私立
长郡是非常好的一个学校
它是一个教育集团
无论是长郡还是湘郡,还是初中部培粹,还是寄宿部麓山
都非常好
长沙市长郡中学(Changjun High School of Changsha)是一所由长沙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级中学,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
长沙市长郡中学由长沙知府颜钟骥创建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始称“长沙府中学堂”。1912年,在长沙府中学堂的基础上建立湖南长郡公立学校。此后,学校先后更名为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长郡公学、湖南长郡联立中学校、长沙市第一中学、长沙市第二中学,1984年恢复长沙市长郡中学的校名。
截至2011年11月,长沙市长郡中学占地58亩,共有教学班67个,学生3400多人,教职员工322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2年,长沙市长郡中学建有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田径场等教学设施。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集网络、广播、监控、影视于一体的现代化多网合一多媒体终端控制系统,配备了高亮度、大尺寸的投影设备,满足了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娱乐的需要。[11]
师资力量
截至2011年11月,长沙市长郡中学共有教职员工322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4人(匡治成、向期中、石振欢),湖南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专家1人(匡治成),特级教师9人(高晓苏、姚建民、匡治成、向期中、卢鸿鸣、李素洁、刘欣、陈峰、胡志辉)。[12] [13]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7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941人,一本上线率91.1%;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029人,二本以上上线率99.6%。600分以上501人。[14]
赵朴初题写的“长郡中学”校名
2016年高考,长郡中学共有1097人参加考试,991人上一本线(其中理科784人、文科207人),一本率90.34%;其中一位学生获湖南省理科档案分状元;湖南省理科档案分前5名中3人,前10名中5人,前50名中15人;全省文科前30名中2人,前50名中4人。[15]
2014年高考,长郡中学共有1007人上一本线,其中两位学生分获长沙市文、理科状元;湖南省理科档案分前10名中3人,前20名中8人,前30名中10人,前50名中16人;全省文科档案分前10名中3人,前20名中5人,前30名中9人。[16]
长沙的长郡中学到底怎么样啊?
很牛逼啊,长沙四大名校,和雅礼中学不知道那个是第一大,反正差不多,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长沙的长郡中学,到底好不好?
湖南四大名校:雅礼中学、师大附中、市一中、长郡中学,这四个都是比较出名的中学,拥有的保送名额也比较多,当然要是说起来显赫,说上一堆都不见得说完。
说直接的吧,可能你比较反感应试的教育方式,但是不论是名校也罢,一般的学校也罢,只要是在高考的制度下,初中、高中就完全是为这个制度而生的,中间夹杂着所谓的素质、能力培养都是边角料。长郡雅礼这些名校可能在应试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上线率、重点率、保送率都比较高。我接触过不少长郡出来的孩子,上了大学以后跟别人没有太大区别,也有许多孩子通过长郡的渠道交换到外国去了,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姑且不论能否学成,但是改变一下学习方式,对自己以后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最后劝你啊,不管是哪儿,只要还是在中国,一切的中学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没办法的事情。所以既然这样,既然你还在中国,就别执拗了,学校就要往好的去,虽然道理说是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那些都是骗人的。如果有机会送你到长郡,你就试一把,给自己以后考好的大学争取更多的机会。加油。。。。
长沙市长郡中学的历史沿革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根据清政府的《奏定学堂章程》关于“各府必设中学堂一所”的规定,长沙时任知府颜钟骥设立了长沙府中学堂。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长沙府署拨专银三万六千余两,择三府坪筑建校舍,长郡中学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校舍。
1911年辛亥革命后,府制废除,任修业学校小学部堂长兼中学部监督的彭国钧建议原长沙府属12县的驻省中学合并于长沙府中学,更名为长郡联立中学。
1914年(中华民国3年),湖南省巡按使公署,整顿全省各联立中学,统一名称,长郡联立中学奉命改为湖南省第一联合县立中学。 1917年(中华民国6年),增设师范部,改名为长郡公学。
1928年初,长郡公学以师范停办,复名湖南省第一联合县立中学,专办初中。
1930年,改校名为长郡联立中学校。
1931年,招收高中学生,办成“三·三制”完全中学。
1950年,改名为长沙市第一中学。
1952年,实践中学并入,改名为长沙市第二中学。
1953年,在上黎家坡兴建教学楼两栋,将高中部迁入,同时并入私立民枫职业学校,在肇嘉坪设立第二分部,形成一个本部,两个分部的格局。
1956年,肇嘉坪建成新校舍,第二分部独立为第十六中学。
1965年7月,在长沙县路口区上杉市创办学农分校。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作组进校,学校停课。
1966年12月,学校改名为长沙市汽修厂五·七中学。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学校复课。
1984年,恢复长沙市长郡中学名称,并成为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 2001年11月,长沙市长郡中学与湖南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联合组建湖南省首个基础教育集团——长郡教育集团。
2006年,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开始清理和整顿“名校办民校”,“湘郡中学”初中班停止招生。
2009年,长沙市长郡中学下属的“湘郡中学”高中部停办,剥离出长沙市长郡中学。
2012年,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改制为公办学校,成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2年9月,长郡梅溪湖中学建成并开始招生,由长沙市长郡中学统一管理。
2013年2月,长郡滨江中学签约仪式在滨江新城展示中心举行,学校建成后,将由长沙市长郡中学负责全面管理。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