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后,要注意什么

吲哚菁绿简称ICG,是一种无毒的色素染料。在体内不沉着于皮肤,不被其他组织吸收,不参与体内的分解代谢,仅通过肝脏排泄,是一种动态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方法。

吲哚菁绿在正常人体内的半衰期为3~4分钟,20分钟代谢率为97%。所以做完ICG清除试验通常是不用注意任何问题。当然我不明白您的身体状态,具体还是请遵医嘱。

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之后要注意什么相比,更重要是再清除试验之前应关注什么。目前,在临床上,通常在做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之前应禁食禁饮,测量身高体重,有无碘过敏体征等。

最后,祝您早日康复。

眼底造影是什么,需要怎么检查?

眼底造影临床上应该叫做眼底血管造影,它是将造影剂从肘静脉注入人体,利用具有特定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及其灌注的一个过程。最常用的是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还有一种叫做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前者是以荧光素钠为造影剂,主要反应是视网膜血管的情况。后者以吲哚菁绿为造影剂,反映的是脉络膜血管的情况。眼底血管造影在辅助眼底病的诊断方面是有很重要的价值的。

4类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是?

卿翔你矬死了:

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亦即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Gilbert综合征 系因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所致。血清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肝功能试验正常,红细胞脆性正常,胆囊显形良好,肝活组织检查无异常。

(二)Dubin-Johnson综合征 系因肝细胞对结合胆红素及其他有机阴离子(吲哚菁绿、X线造影剂)向毛细胆管排泄障碍,致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但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正常。口服胆囊造影剂胆囊常不显影。肝外观呈绿黑色(黑色肝),肝活组织检查见肝细胞内有弥漫的棕褐色色素颗粒(黑色素或肾上腺素代谢物多聚体)。

(三)Rotor综合征 由于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和排泄结合胆红素均有先天性缺陷,致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有减低。胆囊造影多显影良好,少数不显影。肝活组织检查正常,肝细胞内无色素颗粒。

(四)Crigler-Najjar综合征 系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不能形成结合胆红素,因而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很高,可并发核黄疸;预后很差。

吲哚菁绿的药理作用

(1)少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血管炎、荨麻疹等。

(2)溶液中含有少量碘化物,对碘剂过敏者慎用。

(3)给严重肝赃损害的病人注射ICG时,由于它的排泄率急骤降低,应慎用。

(4)本品临用时用注射用水稀释,不宜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作溶剂。 本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吲哚菁绿原料药中吲哚菁绿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吲哚菁绿原料药。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micro;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取供试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波长784nm处测定吸收度,按C43H43N2NaO6S2的吸收系数(E1m)为3120计算,即得。

注:分光光度法应以配制供试品的同批溶剂为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一般供试品的吸收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的误差较小。仪器的狭缝波带宽度应小于供试品吸收带的半宽度,否则测得的吸收度偏低。狭缝宽度的选择,应以减少狭缝宽度时供试品的吸收度不再增加为准。由于吸收池和溶剂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因此测定供试品的吸收度后应减去空白读数,再计算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