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广东的电视台都用普通话,而不用粤语,
广州话的地位
一是广东人,包括部分学者认为,广东话部分地传承了古汉语的要素,值得且应该保护;二是广东经济发达,尤其是百八十年来;三是广东人认为自己的岭南文化有特色,有意义,有内涵,语言是这个文化的重要载体,应该保留;四是港澳的地位给广东话很良好的感觉;五是近二三百年来,两广地区移民较多,这些人非常勤劳,能吃吃苦,在国外逐步有了满好的成就,成就了如今光鲜的华侨身份。两广华侨曾经是国外华人的主体,广东话自然也就成了对应时间的国外中文的主体。
入乡随俗,入国问禁。
到了人家的地域,就顺从当地的习俗,要根据当地的习俗行事,跟随当地的风俗习惯。问禁也是说要知道当地的忌讳禁止的事情,避免行事违背了当地习俗。解为妙用,随遇而安。
毛泽东既在广东,与广东的朋友交往,当然会尊重当地的习惯,采用广东式”饮茶。于1949年写下脍炙人口诗句“饮茶粤海未能忘”一诗。中国人到了国外,讲的是英语,到处是英语的环境,但是正如唐诗‘乡音无改鬓毛衰’,自己的汉语,自己的乡音,是不会轻易丢掉的。
外来人口听不懂粤语,要配合你提高亚运软环境,不是要一刀切地取消粤语,只是推广普通话,用粤语来抵制“推普”的想法也是错误的,广州人不讲广州话了,还能叫广州吗?应该明白,广州不仅仅是广州人的广州,它是中国中心城市之一的广州,也是国际化的广州。在亚运期间要让外来人口有归属感,出于要照顾、同情一下他们是应该的。“推普”不是普及,并不是要把粤语“扫地出门”,不是“保护”是“维护”,不讲方言的家乡是无味的,而且更重要有一点是要发扬。
是谁提出“推普灭粤”的
中广直播橙色头条end -- �0�3 �0�3 广州引发电视台普通话和粤语播报时长之争 市委称:推普灭粤不存在 广州引发电视台普通话和粤语播报时长之争 市委称:推普灭粤不存在 楼主 大中 小发表于 2010-7-20 10:23 广州引发电视台普通话和粤语播报时长之争 市委称:推普灭粤不存在 事件 广州市政协日前正式提出提案,为给广州亚运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建议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增加普通话节目播出时段,而该提案自从上月挂出网上调查时开始,即引起了社会热烈讨论。 中国是一个多方言国家,但电视台通常使用普通话播出。广东的地方电视台在全国最早使用地方方言播出。广东之所以用粤语播音,源于上世纪80年代,作为毗邻港澳的特殊地区,国家广电部批准了珠江频道、广州频道使用粤语播出节目。广州频道自采用粤语播音后,收视率大大提升;而广州电视台经济频道2009年改用普通话播音后,收视率一年间从0.34下降至0.09。 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在一个多月前公布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并不支持这一提案,希望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维持现播音用语的电视观众占79.5%,希望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改为普通话播音或主要时段以普通话播音的仅占20.5%。受访者超过2/3是广州本地人。 粤语作为广州方言,代表的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不愿以延长普通话播报来减少粤语播报的市民,大多是以此种方式在维护自己的文化,或是体现出对岭南文化可能被弱化的一种担忧。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说,广东话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很多海外华侨华人只会说广东话,这是维系华侨华人的一个纽带。没有必要减少广东话播音的节目,可以“做加法”,增加一个以普通话播音的卫星频道。 广州市政协之所以坚持提出该提案,原因在于广州外来人口已占三分之一以上、国家政策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作为基本的播音用语、使广州与之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相匹配以及为亚运会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等。 广州市政协认为,2010年,广州将举办亚运会,来广州参赛和旅游的国内外宾客将大幅增加,而外国人学习汉语是从普通话学起的。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以普通话作为基本的播音用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办好广州亚运会创造条件。 广州官方称从未有过弱化粤语想法 ○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 ○ 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岭南戏曲、音乐、饮食等息息相关,不仅不存在“废粤”的可能,而且对于本土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向来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 外地人积极学说粤语,本地人用普通话对外交流,在这个城市当中已经成为常态。 ○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一直在广州生活、学习和工作,我既热爱粤语,也从小就学讲普通话。 ○ 我希望市民这次对“保护粤语”的讨论能够使大家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城市,热爱普通话,热爱粤语。 针对近段时间有市民就“保护粤语”问题进行议论一事,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昨天接受媒体专访表示,他们的声音反映了市民对广州、对岭南文化的热爱,同时,个别人所说的“推普废粤”的情况并不存在。市委、市政府从来就不曾有过“废除粤语”、“弱化粤语”的想法,而且认为,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弘扬岭南文化的过程中,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不但没有矛盾,而且还可以相得益彰。 苏志佳指出,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我们要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 苏志佳指出,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岭南戏曲、音乐、饮食等息息相关,不仅不存在“废粤”的可能,而
在广州为什么越来越多小孩只讲普通话?
其实这个应该不是只有广州的小朋友只讲普通话,应该是很多城市里的小朋友都是只会讲谱通话,或者会说英语,很少有小朋友再讲家乡的方言了。原因有两个,第一种是因为很多外来务工的子女,他们的父母只教他们谱通话。第二种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与孩子们的沟通都是以普通话为主,而孩子在上学时就学会了以说普通话为主,他们可能只有回到家城才会偶尔跟父母以方言沟通。
就如同小可待的地方,是一个省会城市,当初小可与自己的大宝沟通时候大多都是普通话为主,但是也会与她说家乡话,但是小可会让她在出去外时,与陌生说话时都以普通话为主,她在外都是普通话,只有在面对小可与相公时,才会偶尔说一两句家乡话。
这时候的她起码还是会说普通话,但是当她上幼儿园以后,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只说普通话,刚进学校时很多宝宝还是说家乡话的,很多小朋友说的家乡话,老师是听不懂的,这时候老师开始跟家长沟通,说让家长在家时尽量以普通话跟宝宝沟通,因为她们老师有时候听不懂孩子的意思,所以孩子在学校总是不愿意说话,因为没有人听的懂孩子说什么。
这时候的家长就开始回家也只以普通话跟孩子说话了,当然那时候的小可也是完全以普通话跟孩子沟通,直到现在,很多孩子都只会说普通话,而家乡话基本都不再会说了,比如现在小可有时候跟大宝说家乡话,可是大宝不学,而是一个劲的咯咯笑,说难听死了,于是小可就放弃了让她说方言的计划。
在大的城市里,因为外来人员太多,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大家都是以普通话来沟通,如果孩子不会说普通话,那么可能就会很难走出去,所以现在才会越来越多的孩子说普通话了。
推普废粤是怎么回事
2010年7月25日真有其事(然后被刻意淡化),近几天(2018年10月23日)又掀来风波。作为祖祖辈辈母语粤语的广东人,我早就看清了,所谓“推普不废粤”,明眼人都知道是黄俄的纸上谎言。黄俄让大量普通话人口移入广东,目的是淡化真正土生土长广东人的成分,以方便他们控制经济,利益全都去到黄俄和普通话人身上。对香港也是这样,得加上一条用人海战术来控制民主选举的票源。网络上出现各种普通话人士贬低广东人的言论也是为了适应这一活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