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网络营销模式有哪些?
一般主要分下列四种:
网络销售
主要适合比如原来做服装、化装品、珠宝饰品、食品、日化用品、玩具、家居类、母婴、文体书籍、家电数码、保健等快销品或其他类。当然也并不绝对,网络卖汽车等大宗商品也是有可能的。
一般来说,这些品类一般是单一品牌或者几个品牌,这类品牌商或者生产商都是可以借助网络直接实现销售成交的,也可以在网上开展网络分销,招募小卖家或者店铺来网络代理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要小心网络渠道或者网络销售对线下原有渠道或终端造成冲击,菜根谭个人经验是开发网货,实行线上产品和线下产品分隔,或者干脆起用全新品牌,这需要综合权衡利弊,谋而后动。
菜根谭提醒中小型传统企业千万不要头脑发热,盲目上马自建B2C网络平台。因为独立B2C的整体运营费用投入巨大,并且由于厂商的品牌单一、产品种类少,所以网站平台的受众群体小,推广难度大,并且网站黏度小,很难总是重复购买。除非原来做流通类的企业,并且实力不错,那可以建设一个行业B2C门户,或者企业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如:百丽集团、哎呀呀等。
否则,菜根谭建议还是依托淘宝、拍拍、卓越等平台做。虽然竞争也大,但是毕竟聚合了网络购物的大部分流量,并且各种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工具,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投入,提高了效率,只要企业用心做出差异化的特色,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网络销售类企业的网络营销核心是销售转化率,需要从供应链整体提升,从产品质量、产品规划、品牌规划、网站(网店)平台生动化、商品运营、促销活动、网络传播推广、仓储物流配送、财务评估等全方位的规划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招商加盟和贸易批发
这是原来做消费品类分销的传统企业,利用网络来找代理商、批发商、经销商和销售商,或者是项目连锁加盟型企业,又或者是做对外贸易等通过网络营销来寻找联系目标客户。
比如:哎呀呀06、07、08年的飞速发展,其中一条就是利用网络营销来招商的原因,从05年的几家店到08年的2000多家店,主要靠网络推广带来的加盟商。
又比如菜根谭09年服务过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黑牙膏的澎柏生物公司,也是靠网络推广招商是企业起死回升,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而菜根谭为其规划的全新项目——中国第一黑店是网络零售为切入点,以实体店代理加盟为发展核心,最后实现跳跃发展。
一般来说,原来是靠连锁加盟、代理批发渠道商的都可以借助网络获得更快发展。
该模式的核心是网站,网站的销售力、客户体验情况都决定了最终的转化率。当然网站推广和线下约谈时的销售也是关键环节。该模式的网络传播策略:一是立足搜索引擎,二是寻找目标客户圈子主动传播推广,三是借助行业平台或者B2B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产品批发或者招代理商和项目连锁加盟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各种策略也有差异。
线上沟通+线下成交
一般来说,提供中介服务、直接服务和大宗工业品的销售采购等类型的传统企业都属于该类型。
该模式在形式上和策略上都和和招商加盟或者贸易批发模式有点类似。基本来说,线上很难直接成交,需要多次沟通或者线下沟通才能成交。但是这俩模式有一个最大区别:招商加盟的对象不是最终使用者,并且以后一般有多次销售,目标对象的目的是赚钱;而该模式的目标对象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最终使用者,并且虽然有后续服务,但一般是一次销售(有的类型有重复购买或者转介绍购买)。
比如菜根谭操作的飞洋集团的投资移民项目就属于线上沟通+线下成交的类型。网络只能提供意向客户的联系资料并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形象,成交需要投资移民顾问线下多次接触沟通和后续多个部门的服务。
和招商加盟模式类似,线上沟通+线下成交模式的网络营销核心也是网站转化,传播策略是立足搜索引擎和行业圈子。
品牌传播推广
该模式一般面对的是大众群体,网站对于这模式来说有可能不太重要,有的甚至可以不需要网站。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站传播品牌价值以及辅助线下销售。一般大众消费品企业都适合该模式。比如:汽车厂商,众所周知的王老吉典案例等。出于企业自身的某种考虑或者线上难成交等原因,他们把网络当作媒体来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来看。
他们主要通过门户平台广告、互动活动、话题炒作或者博客、SNS、微博等工具和方法来扩大品牌影响力。
网络是有别于传统媒介的全新媒介平台,互动和话题是网络传播的核心,深入研究网民心理和网络文化是该模式的核心。
以上四种模式是传统企业借助网络营销帮助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有更多的非主流模式以及混合模式。如利用网络来做客户售后服务的,又如电信企业既有普通服务、直接销售,还有品牌提升以及网络服务产品等。但一般来说,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主要是这四种模式。
传统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事前做好网络营销策划,从项目规划、策略规划、创意发散等方面全面权衡、综合统筹,明确自己究竟要利用网络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构建适合自己的网络营销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驰骋网络、借助网络获得成功,否则神马都是浮云。
尼桑锐旗锐旗13035启动机多少钱
到4s店问问
日产(NISSAN ),是日本的一家汽车制造商,由鲇川义介于1933年在神奈川县横滨市成立,目前在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设有汽车制造基地,并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产品和船舶设备的制造、销售和相关业务,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为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1999年,雷诺与日产汽车结成独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广泛的领域中展开战略性的合作,日产汽车通过联盟将事业区域拓展至全球,其经济规模大幅增长。
“NISSAN’(ニッサン)是日语 “日产”两个字的罗马音形式,是日本产业的简称,其含义是 “以人和汽车的明天为目标”。
图形商标是将NISSAN放在一个火红的太阳上,简明扼要地表明了公司名称,突出了所在国家的形象,这在汽车商标文化中独树一帜。
公司名称日产汽车公司
外文名称NISSAN
总部地点日本
成立时间1914年
经营范围中端汽车生产
公司口号自信和自强精神
员工数155,099人 (2011财年)
创始人田建治郎
品牌释义以人和汽车的明天为目标
目录
1发展历史
2管理改组
3中国业务
4生产战略
5其他业务
▪ 叉车事业
▪ 船舶事业
6企业合作
7召回事件
1发展历史
编辑
日产汽车的历史从1933年生产DATSUN(达特桑)小型货车的
Nissan 370Z Nismo 高清图册
Nissan 370Z Nismo 高清图册(20张)
工厂算起,至今已有70余年。但二战之前,日产汽车总体上讲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品种,发展都非常缓慢。
1933年12月,日本产业公司、户田铸物公司注册成立“汽车制造股份公司”,鲇川义介成为公司首任社长。1934年5月,“汽车制造股份公司”更名为“日产汽车公司”,同时,日本产业公司接收了户田铸物持有的“日产汽车公司”的全部股份。
1947年以后,日产汽车逐步走上快速发展轨道,一方面从国外引进吸收大量的汽车技术开发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将自己生产的产品不断输往海外市场,并不断在海外设厂实现本地化生产。可以说,1947年以后的40余年,是日产狂飙突进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日产汽车不仅成为日本仅次于丰田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商,而且也成为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Nissan ZEOD RC 高清图册
Nissan ZEOD RC 高清图册(17张)
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产汽车开始寻求国外技术帮助提升自身产品技术。1952年,日产汽车与英国奥斯汀(Austin)汽车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的“DATSUN”210型轿车,该款车一经推出便在竞争激烈的澳大利亚拉力赛中勇夺桂冠,展示了与国外名车一比高低的决心。而且,由于“DATSUN”210的成功,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日产汽车开始酝酿向北美出口汽车的战略。1957年,日产汽车在美国对“DATSUN”210进行了严格测试,同时开发出1.2升发动机的产品以增加其出口竞争力。
日产汽车最早生产的汽车其实就是原户田铸物汽车部大阪工厂生产的产品,是一款名为“DATSUN”的小型货车,此后,日产汽车又利用自身的研发力量开发了同名为“DATSUN”的轿车。但1936年以前,日产汽车“DATSUN”的年产量,从来没有超过4000辆。1934年,日产汽车开始横滨新工厂的建设,并在日本汽车企业中率先实现流水线生产,1936年,横滨工厂生产“DATSUN”6163辆,日产汽车生产规模首次超过5000辆。
日产
“DATSUN”210之后,日产汽车又经过大量工作开发出一个全新的轿车产品——蓝鸟310。1959年蓝鸟1000、蓝鸟1200同时在日本上市,并出现了持续旺销的局面。可以说,详尽的市场分析、精细的技术开发加上完善的促销手段使蓝鸟一举成名。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日产汽车又开始研发新的轿车产品。1966年,日产汽车在日本历史上首次公开征集车名,从848万应征信中选定“SUNNY”作为新开发产品的名称。日产汽车的这一举动,不仅引起了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关注,而且还引发了日该国内私人购车的热潮。
蓝鸟和阳光之后,在30多年的时光中,日产汽车又相继开发出多个系列、多个名称的产品。日产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拥有轿车、越野车、MPV(Multi-Purpose Vehicle)和商用车在内的30多个系列产品,其中轿车有总统、无限(INFINITI)、风雅(FUGA)、天籁(TEANA)、阳光和声名卓著的Z系列等,越野车产品包括途乐、奇骏和PATHFINDER等,MPV有贵士(QUEST),商用车则有佳碧、碧莲以及日产柴的系列产品等。据了解,仅在轿车生产方面,日产汽车在日该国内共有横滨、枥木、九州、追滨、座间5家工厂,全球则在18个国家拥有27家工厂。而且包括中国在内,日产汽车还在全球拥有四个研发中心。日产汽车的全球产量在300万辆以上。
2004年,日产汽车的全球销售为338.8万辆,如果以日产与雷诺的合并报表计算,以日产销售为主体的雷诺-日产联盟,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集团。
2管理改组
编辑
2013年11月01日,日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宣布了一次管理层改组,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Toshiyuki Shiga)将出任副董事长,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改为监督对外事务。日产将不再设立首席运营官一职,原首席运营官的职责今后将由另外三位高管共同承担。日产首席竞争官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将取代志贺俊之成为公司的第二号人物,负责的领域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和供应链。时任执行副总裁安迪-帕尔默(Andy Palmer)将出任首席策划官,这是一个新设立的职位,负责管理全球销售。另一位执行副总裁特雷弗-曼恩(Trevor Mann)将出任首席绩效官,负责管理区域运营。[1]
3中国业务
编辑
日产
日产(5张)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是日产驻北京的全资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总部一起管理在华投资。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一直负责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公共关系、品牌管理和知识产权等工作。同时,在为日产的全球运营、购买和出口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的零部件等领域,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日产全新品牌主张——“Shift_the way you move技术日产,人·车·生活”,完美阐释了日产汽车致力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日产汽车更为消费者提供贴心、舒适和全新的驾驶乐趣。
新款
此外,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还参与市场调查工作,如中国市场的设计趋势调查等。Nissan 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历史悠久。1973 年向中国出口第一辆 Nissan 公爵轿车。1993 年成立了合资企业郑州日产,现生产皮卡和帕拉丁。1994 年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主要经营进口车业务。2003年6月,日产与东风合资成立了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成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专门负责乘用车业务。2004年日产汽车驻北京的全资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与日产汽车公司总部一起管理在华投资。日产汽车在华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蒸蒸日上。2009年,包括进口车、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内,日产汽车在华销量达到75.6万辆,同时,东风日产的新工厂开始建设,将于2012年建成投产。届时东风日产的总产能将达70万台。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个地区的不同问题,日产于2013年末宣布将其区域部门的数量从如今的三个增至六个,将中国市场设为一个“自治区”,将原来的美洲区划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两个区域。[1]
4生产战略
编辑
日产
日本国内汽车销售每年在600万辆左右,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但在日本汽车企业中,光丰田汽车一家的产销量每年就在600万辆以上。由于国内市场受到限制,数十年来,日本汽车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出口海外市场和在海外市场生产销售的数量,远远大于在日本本土生产和销售的数量。日产汽车,也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就制定了出口为主的战略。2004年,日产全球销售汽车338.8万辆,但其在国内的销售量仅在110万辆左右,出口海外的产品以及在海外现地生产的产品,占去了其2/3以上的份额。
Nissan Micra 高清图册
Nissan Micra 高清图册(25张)
20世纪50年代后,日产汽车逐步把出口业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柱。1958年日产汽车的出口不足3000辆,但到1963年,日产汽车出口已达4.5万辆。1966年,日产汽车还在坚持扩大出口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出口方式的新思路——不单纯扩大出口,而是根据不同市场环境,着眼于提高竞争力,并采取与出口市场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在市场开拓上,日产主要针对发达国家,50年代后期进入美国市场,60年代初期进入欧洲市场。
日产
1960年,日产汽车在美国开办美国日产汽车销售公司,专门进口和销售小轿车、卡车及其零件;1965年,日产汽车又在加拿大开办日产汽车公司销售小轿车和卡车。而在坚持将日本生产的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同时,日产汽车在出口的方式上也采取了新的方式,那就是实现产品的海外现地生产。
1959年,日产汽车在中国台湾的台湾裕隆公司开始其海外工厂生产的历史。1966年,日产汽车又分别在墨西哥、澳大利亚兴建生产轿车和卡车的子公司。80年代开始,日产汽车开始在美国建立现地生产厂家,先是组建了小型卡车生产企业,后又成立了轿车制造企业。几乎同时期开始,日产在欧洲的现地生产战略也正式启动。1983年,西班牙日产Motor Iberica公司开始生产日产途乐。90年代至今,日产汽车又开始在中国的现地生产,先后组建了郑州日产和东风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