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民风民俗的作文600字的急急急急急 ! ! ! ! ! ! ! !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不使人间遭殃。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纤册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大年初一清晨,人们争相早起开门,用热烈的爆竹声来迎接财神爷爷的光临。街坊邻里、朋友、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祝新年好。小孩们给大人拜年,大人要给小孩们压岁钱。春节是人们增进感情,巩固友谊的好时机,人们互相拜年,寓情于乐,回顾过去,憧憬未来,情浓意浓。 街头巷尾,一队队拜年的瑞狮边舞边行,十分活跃,许多孩子尾随狮子队去看狮子拜年的热闹。当狮子队走到一家商店门前,主人便点响鞭炮迎接,狮子在门前向主人行拜大礼,领队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狮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礼、领队致的吉祥辞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会生意兴隆。狮子在鞭炮声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气,舞出一身雄风。它那喜气洋洋的大脑袋、宽阔的额头、神气的大眼睛、突起的鼻子、方方的大嘴,金红色的长毛,其形象既威武又憨态,逗人喜爱。只见狮子刚健而勇猛,出洞、过桥,在抬头乱云飞渡,低头“万丈深渊”的桥上奋起神威。此时惊狮鼓点如疾风骤雨,惊险而精彩的狮子表演惊心动魄。然后是上下山、饮水吃青、踏星走桩、上云梯,九天揽月等,狮头、狮尾配合默契。舞到酣时,叠罗汉采青,狮子采得青后点头向观众作揖。然后理毁亏宏毛、理项,颇有趣味。鼓声嘎然而止,狮子从九天广寒直落,惊得全场哗然,待定睛看时,狮子却稳稳地落在众罗汉的手中,正在回头望月。这一绝技于无声处摄人心魄,赢得了满场掌声。 狮子拜年是桂林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狮子队都将狮子装扮一新,苦练狮子舞的传统套路。春节一到,狮子抖擞精神舞上街头,到人家或商店拜年。狮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闯、凛、吼、踏、蹿等表演得生气勃勃。耍狮的大头和尚、大头娃娃一步三扭,逗狮的猴子猴劲十足,狮子队的锣鼓声,给桂林增添了空蠢喜气,带来融融春意。 狮子拜年,还伴以祝福吉祥的狮子歌: 狮子头上三点黄,今日拜上贵厅堂,恭喜主家生贵子,五湖四海把名扬。 狮子头上三点青,今日拜上贵阿庭,恭喜主家福气好,又添财来又添丁。 狮子尾巴一个球,来到你家拜猪牛,恭喜主家猪快大,有吃有穿总不愁。 狮子眼迷迷,恭喜主家多福气,有福六畜得兴旺,有鹅有鸭又有鸡。 狮子歌唱得美情美意,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年年春节为乡邻祝福助兴,使人们欢乐不已。在热闹的拜年中,不知不觉到了元宵节。 昔日桂林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三起就有龙灯出游。龙灯走街过巷,连游三个晚上,所到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祈求龙灯带来吉祥如意。龙灯出游时还有各种笙萧鼓乐,高跷、牌灯、锣鼓棚等一起涌上街头,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龙灯游行队伍,景况十分壮观。节日的夜晚,万家灯火彻夜长明,它和飞舞的龙灯一道把桂林城点缀成一座不夜城。 现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着燃灯的习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远望万家灯火,令人心旷神恰。闪烁的灯光汇成一条灯的河,犹如天上银河落几间。那灯光或宁静、或流动,闪跃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开放在绿叶丛中,使桂林的夜空灿烂辉煌。此时家家的厅堂、房间,所有的灯都闪闪发亮,阖家坐在灯下吃着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那甜丝丝、香喷喷的传统食品,使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灯”,除夕的火盆红红火火,而这十五的灯呢,包括灯笼、堂屋的大红烛等一律通明,待十六日早放了鞭炮送走家神才全部熄灭。

蒙古族的特产是什么

1、牛肉干

内蒙牛肉干又叫“内蒙风干牛肉”、“风干牛肉”、“风干牛肉干”,是内蒙古特产,被誉为“成吉思汗的行军粮”。 内蒙牛肉干源于蒙古铁骑的战粮,携带方便,有丰富的营养。

内蒙牛肉干选用大草原优质无污染新鲜牛肉,结合蒙古传统手工与现代先进工艺制作而成。是居家旅游办公的饮食佳品。

2、奶酪

奶酪,俗称“酪蛋子”。将分离液正肢出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为奶酪,质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几块奶酪,以防不测,备以充饥解渴。

3、马奶酒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

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4、奶豆腐

奶豆腐,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闹世见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形状类似普通豆腐,但不是豆腐。

因像豆腐而得名。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

5、蒙古刀

蒙古刀是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用具。吃肉、宰牛羊用它,有时也当作生产工具。经常戴在身上,既是牧民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又是一种装饰品。刀身一般以优质钢打制而成,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钢火好,刃锋利。

刀柄和刀鞘很讲究,有钢制、木制、银质、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有的还镶嵌银质、铜质和铝制的花纹图案,有的甚至镶清链嵌宝石,也有的还配有一双兽骨或象牙筷子。它既是实用的工具又是非常具有装饰意味的工艺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蒙古牛肉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蒙奶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奶豆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奶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古刀

在蒙古族送刀是什么意思

在蒙古族送刀是好运和平安的意思。弯祥

蒙古刀是蒙古族工艺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馈赠礼品之一。蒙古人民信奉长生天。在那个古老的传说中,美丽的长生天赐予蒙古人“三大宝”和“三小宝”。其中“三大宝”为:蒙古包,草原,牛羊。三小宝为:蒙古刀,马头历吵琴,奶酪工艺。蒙古人将“六宝”传承至今。

精美绝伦的蒙古刀延续并记载着蒙古人的勇敢,智慧和辉煌的历史;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蒙古刀承载的是对永久和平的渴望,蒙古人的艺术成就和对祖国各族人民的深厚祝福。在蒙古人心目中,蒙古刀是长生天所赐的圣物,因此它会带给拥有蒙古刀的朋友好运和平安。

扩展资料:

蒙古工匠最拿手的技术就是做刀。蒙古刀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表面有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填烧珐琅,镶嵌宝石。尤其是驼骨彩绘鞘蒙古刀成为工艺珍品,畅销海外。还有工艺精湛、实用的马头弯刀。

蒙古刀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大小不一。主要用来杀羊吃肉,也是男子的佩饰。刃用好钢,柄用牛角、红木做成、实用而漂亮,鞘中有孔,可插象牙或驼骨筷子。鞘上有环,环上缀有丝线带子。丝线带子一头有环,可以挂在胯上;一头编有蝴蝶结,下面是穗子;一头有勃勒。

勃勒是一种银子打的圆形饰件,上面有花纹,中间嵌有珊瑚大珠。蒙古刀的勃勒,也有用绸缎刺埋烂搏绣的。

刀鞘用金、银、铜做成,上刻龙、虎、兽头、云纹图案,象牙筷的大头一端还套有银束子。民间传说,饭菜下毒用银束子就可以试出来。

蒙古族的衣服上的颜色代表着什么意义?

蒙古族腰带不离身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他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服饰艺术丰富多彩、璀璨夺目。 四季都穿长袍 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郑答,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不同颜色各有象征 袍子的颜色,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浅蓝、白、粉红、淡绿色等。蒙古人认为,像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在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被看作是至高无尚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过皇帝恩赐的王公族,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腰带防风抗寒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素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僵时又能保持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束。男野丛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

推荐于 2017-11-26

2019定制男装休闲韩版西服

根据文中提到的蒙古族为您推荐

¥898 元¥898 元

购买

1688广告

找服装装饰,上阿里巴巴,厂家直销,源头厂货!

值得一看的服装装饰相关信息推荐

服装装饰阿里巴巴提供原料,生产,加工一系列服务,源头厂家利润高,优选采购批发平台阿里巴巴,采购批发找服装装饰,新手开店拿货,一件代发,夜市地喊脊慧摊,超低折扣,低至1元

1688.com广告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萨蒙斯包-「京东」精品,品质优选!

萨蒙斯包-「京东」精选优质产品,精品钜惠,品类齐全,一站购齐,让您享受购物,享受生活!

蒙古刀的历史

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的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亦称史前文化。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骨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1.石器时代

这一时期的石器特征为:磨制石器和细石器共存,有打制石器,有四边起棱,横截面呈长方形的磨制石斧、石耜,并出现了磨光石铲,细石器有石镞和骨柄刀的石刃。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的骨柄石刃刀代表这一时期制刀工艺的水平,石刃加工精致,反映其经济生活为农牧结合兼营狩猎。

2.青铜时代氏毁

人类从新石器时代步入青铜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相当于中原商代晚期到西周初期时始,广阔的北方草原地带就已经出现品类复杂、独具草原风格的青铜器群,它们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明显的区别,这些青铜器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反映。由于这一文化在许多方面又与欧亚大陆草原地带其他文化有相似之处,因而引起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这一草原游牧文化也必然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学者将这一文化的青铜器统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有学者则称之为“中国北方青铜器”。透过造型独特精美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折射出了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发展的文化积淀,反映出畜牧、游牧文化的是便于“骑马”使用的短兵器、小型工具和随身佩带的装饰品以及马具等。

这里必须提及的中国古代金属兵器中,以刀、剑的历史最为久远。中国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刀,是甘肃东乡林家出土的马家窑文化之青铜小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短剑,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的,相当于商代前期。在“鄂尔多斯青铜器”中青铜短剑有早期剑柄均装饰为镂空的圆球或扁球形的铃首以及圆雕的动物形象;中期(触角式首)短剑柄端的造型多为写实性很强的回首双鸟;晚期短剑剑柄的装饰则由抽象的动物进一步简化为双环或单环形”。短剑柄首的部分,大都有孔钮。这些孔钮应该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我们推测是为了短剑的佩带而有意设置的,也就是说,这类短剑的佩带可能大多采取单环系绳直接悬挂于腰带上的办法。另外,有相当部分的短剑佩带颇为讲究,专门配置有木质的或青铜质的剑鞘。

内蒙古集宁凉城县毛庆沟墓地60号墓发掘出土报告有:“墓主人为成年男性,出土有腰部的一件双鸟纹青铜饰件及鸟形青铜带口,左侧胯部一件‘触角式首’青铜短剑及青铜环等。这些遗物分布的位置明显表明,青铜短剑是依靠铜环附着在由双鸟纹青铜饰件和鸟形带扣组成的腰间,而其间十分清晰地悬挂着一把小刀,这也可作为一种佐证”。腰带左下侧是青铜环,右下侧是“触角式首”青铜短剑。此物的禅闹配置与前述同出一辙,是北方草原猎牧民族生活用具的写照。由此得出,由于器物自身的特点以及使用者服饰、习惯、爱好等的不同,不同地域的居民在佩戴短剑时便往往会形成自己特有的习俗,并相互影响,代代相袭。流逝的只是岁月,不变的是文化精髓。单环系绳直接悬挂的方法,非常适合于长度短小的刀、剑。由于将绳索直接系于腰带上不便于取下挂上,因此,古猎牧人在绳索的一端再系上一颗较大的珠子,这样,既增加了佩剑的美观程度,使用起来也较方便,在佩戴或卸载时只需稍一用力,便可瞬间完成。两千多年前北方草原猎牧人的青铜短剑持有者的这种佩戴方式,如今在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中依然沿用。

3.铁器时代

由于铁比青铜坚硬,铁器的使用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铁器在秦汉时期进一步推广,到东汉最终代替了青铜器。在欧亚大陆草原,早期铁器时代的游牧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斯基泰文化和萨尔马泰文化。斯基泰文化以粗犷的斯基泰野兽纹饰著称,同属北方草原游牧文贺核罩化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折射出了斯基泰文化的造型独特与精美。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到这一时期,生活工艺饰品中代表性的刀具饰品当属蹀躞带。蹀躞带是一种源自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腰带,是以皮革制成,它与一般皮带的不同之处是在皮带上装有多个金属制成的饰牌,每个饰牌下连着一个小吊带,吊带下有金属小环。这种小环是专为系佩杂物而预备的。因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平时生产、生活所必需物品,都要随身携带,帐具、炊具等大型器物多拴挂于马、驼身上,而一些小型器物用具如刀、剑、弓矢、针筒、手巾、解锥、磨刀石等,则只能佩在个人身边,这种缀以小环,挂以杂物的皮带,就被称之为蹀躞带。

魏晋时期起蹀躞带开始在中原地区传播,到隋唐盛行,此后一直延续到宋、辽、金,至明代还依然有零星留存。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上元元年八月又制:一品以下带手巾、算袋、仍佩刀子、砺石,武官欲带者听之。”“景云中又制:令依上元故事,一品以下带手巾、算袋、其刀子、砺石等许不佩。武官五品以上佩蹀躞七事,七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也。至开元初复罢之。”唐代初年,朝廷曾借鉴北方民族服饰,规定文武官员束蹀躞带,但所佩带的游牧生活物件亦属装饰之用。后来改为文武官员在腰带上佩鱼袋和香囊,蹀躞带的形制在中原逐渐消失。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出土的一件唐代突厥蹀躞带此带系黄金所造,并附佩刀二把,为突厥贵族带饰,纹饰反映了突厥人在草原上的狩猎生活情景,是研究隋唐时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突厥人的生活习俗非常珍贵真实可靠的资料。

二把佩刀尺寸稍有区别,图中右侧刀长度仅一尺左右,是金柄金鞘刀,右侧稍短, 是玉柄金鞘刀,两刀金鞘做工精致,刀身细长,煅制而成,均为单面刃刀形。刀柄和鞘均为筒形,外表通体无雕錾图案装饰,整体简洁美观大方。其形制与清末民国时期在蒙古及满洲人中使用的刀具相差无几。显然,这就是“蹀躞七事”里的“佩刀”和“刀子”,其中稍长的应是“佩刀”, 稍短的则是“刀子”。

现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北仓四号至九号仓中的十数把隋唐时期统称“刀子”的实物珍品,正仓院《国家珍宝帐》中清晰地记载有关 “刀子”这个称呼和概念。实物中大部分是隋唐时期或同期的日本产物。在正仓院,还藏有一对名为“银饰嵌宝石唐短刀”的传世刀具,《国家珍宝帐》记载此为“橘夫人奉物”,是由圣徳太子妃从唐朝购得再奉纳给寺院的,其形制与正仓院标明是圣武天皇用具的两把短刀完全一致。藏品中还有一种“刀子”,则均为数口小刀共入一鞘,部分带有木头筷子。这些“刀子”,无论是鞘外装形制和结构,还是刀本身形制及长度,都与圣武天皇两刀及“银饰嵌宝石唐短刀”有明显差异,显然是另一类刀具。这些“刀子”的外鞘形制都很特殊,刀子的长度都仅有10厘米左右,均有多个收纳空间来收纳刀具及筷子,其中凡名为“十合鞘御刀子”的,一般是六把刀子,连收纳的筷子在内,合计十样物品;“三合鞘御刀子”则只收纳三把刀子,这一类刀具显然是进餐时使用的物品。笔者认为,这些刀具应都是隋唐时期流入日本的刀具,都是适用于游牧民族猎牧生活和饮食习惯的用具,而非农耕文化的产物。与我国出土的蹀躞带上的刀具,及近代蒙古族、满族使用的带筷子刀具极为相似。而随身的火石袋,更是游牧民族猎牧生活的必备品,近现代蒙古族中还有不少人依然佩带此物。

《辽史·仪卫志二》也记载着,五品以上武官蹀躞带七宗常带:佩刀、磨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乌皮六合靴。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的几件蹀躞带中有件几乎与突厥人所佩饰带是一脉相承的蹀躞带。悬挂于驸马腰部的两把佩刀,一是琥珀柄银刀,一是玉柄银刀,两刀均配有鎏金银鞘,刀身细长,光亮锋利,煅制而成,均为厚背单面刃。刀柄和银鞘做工精致,两银鞘都是用一块长条薄银片打制而成,即将银片卷曲成筒形,外表通体鎏金,整体装饰美观大方。在辽代绘画及墓室壁画中, 契丹人的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腰外系蹀躞带,上挂金玉、水晶和琥珀等饰件,还有随时可用的火石、筷子、小刀等。男性大多都在腰带左下悬挂刀具等。这也充分说明了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的猎牧生活的一个侧面。而《旧唐书》所记,“蹀躞七事”中“佩刀”应解释为礼仪及护身用所佩戴刀具,“刀子”则是日常生活及进餐使用的小刀具。

13世纪初,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孙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1263年,忽必烈定都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后改为避暑“夏宫”。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汗入主中原建立大元帝国,至正九年(1272)定都燕京,称为大都(今北京)。蒙元时期亦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次大融合。由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及历史的原因,蒙元时期留下的可供研究参考的实物非常稀少,只能从现存的非常珍贵的文字及实物资料来推断这一时期的生活道具的形制特色。上述元上都因遭历代破坏,留下的只是残垣断壁一片瓦砾,考古工作者从遗址中发现了三尊祭祀石雕人像(如图5),从三件实物“元人石像”来分析,蒙元时期的服饰饰品基本保持了辽、金北方游牧民族衣着风范:长袍左衽、窄袖,腰系蹀躞带,只是在服装的胸、肩、背部添加了装饰性的图案,蹀躞带下部用于悬挂用具的“蹀躞七事”条带删繁就简,只剩下悬挂佩刀、刀、手巾、解锥、香囊、磨刀石等物件了。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元世祖出猎图》为元代刘贯道所画,绢本,纵:182.9厘米,横:104.1厘米。刘贯道生卒年不详,活跃于13世纪后半期,大概在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在世。此画作于1280年,表现元世祖忽必烈汗出猎的场面。共画骑马者数人,或张弓射雁,或手架猎鹰,或绳携猎豹,皆为马上行猎之状。图中人物、马匹无论衣着、装备皆刻画精细,表情神态自然生动,其中骑黑马、身穿白裘者,应为元世祖,与世祖并驾的女子,似为皇后,其余八人,应是侍从。在画面右下角有手执黑缨枪,头戴蓝飞鹰帽,背向的骑马者,其腰带右下悬挂香囊和小刀物件。尚有中亚黑奴一名。

明朝承接了蒙元的全部,从朱氏皇族的生活习惯及服饰上可窥见一斑。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代绘画精品《明宣宗行乐图》,绢本,设色,纵211厘米,横353厘米。疑为明画家商喜之作。

《明宣宗行乐图》画面无款印。 此图表现了明宣德皇帝出行游猎的场面,人物众多,描绘细致。画中一队人马出宫苑入林郊,浩浩荡荡。坡岗上树茂花繁,溪水潺潺,林木间飞鸟走兽成双成对。宣宗居队伍之首,身材魁梧,体态雍容,头戴蓝色黑貂皮尖顶圆帽,身着红色窄袖衣,外罩黄色长褂,足蹬白靴,腰系蹀躞带,带左下悬挂香囊和佩刀等。据文献记载,明初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骑射出行时的冠服仍保留有金、元遗制,图中宣宗的装束证实了文献的记载,确实具有“胡服”的特色。尖顶圆帽源自元代的“笠子帽”,无领无袖的大褂在元代称“比甲”,是射猎服。宣宗的形象略大于其他人,这是古时人物画常用的手法,以突出主角的尊崇地位。宣宗身后随从众人面貌各异,皆长袍左衽、窄袖,服装的胸、肩、背部有装饰性的图案,腰系蹀躞带,其中多人蹀躞带下悬挂香囊和小刀物件。此画画法工细,设色浓丽,鞍马人物的组合穿插生动有致,显示出宋元北方草原鞍马人物画之纪实性的表现手法。作品构图严密,景物起伏错落,穿插有序,背景与人的比例并不完全符合自然,体现了中国古代画家对空间概念的独特理解。

清代为女真的后人满洲人所建,沿袭融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服装依然长袍左衽、窄袖,腰系蹀躞带或绸布带,王公贵族的服装在胸、肩、背部保留了装饰性的图案,蹀躞带所挂物件为实用的刀筷及火镰。民间男子在腰间还挂有褡裢、扇套、香囊、小刀、眼镜盒等物品,既有装饰意义,又有实用价值。这一时期虽然蹀躞带变得简约或以绸布取代,但在刀具及火镰的工艺制作上,花样繁多、工艺精湛,在细节上不断创新趋于完美,是蒙古刀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从各大博物馆及民间收藏的清代刀具来看,这一时期贵金属加工工艺相当成熟,镶银错金,嵌石刨玉,无不呈现多彩华丽、精雕细琢、玲珑剔透之美感。

这一时期的蒙古刀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有的还填烧珐琅,镶嵌宝石。而且更加注重实用,刀鞘增加了可插象牙或驼骨筷子孔的部分。刀柄和刀鞘表面精美的图案、花纹造型大多采用铸炼、捶打、编结、雕镂、錾刻、镶嵌等各种工艺。所用各种古老纹样有云纹、犄纹、火纹、卷草、八宝、盘肠以及花草、龙凤、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等,图案无所不包,精美异常,美仑美奂。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纯朴、豪爽、好客,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古朴的民风;每有过高缓路客人,牧人皆以上宾之礼款待食宿,他们认为,在太阳落后放走了客人,那简直是自己的莫大耻辱,也会被乡邻小瞧。过闹羡去牧区之家无院落,蒙古包从不锁门,客人来了,若家中无人,欲吃欲喝尽可自取所需;要住,就放心地留下,要走,收拾了餐具戚弯模可以扬长而去。对于此事,主人绝不会认为是无礼之举,反而觉得你能以诚相待而由衷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