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
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
一、蟾蜍养殖市场前景
蟾蜍俗称 "癞蛤蟆",属两栖动物,它不但是捕食害虫的农业卫士,而且集药用、保健、美食于一身,因而被誉为"蟾宝",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
蟾蜍全身是宝,蟾酥是从它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中采集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而成的,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据医学分析,蟾酥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和淄体类等物质,具有强心镇痛、兴奋通窍、利尿解毒、抗癌等功能,它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等几十种中成药材的主要原料,在国际医药市场倍受青睬。近年国内外对蟾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一再上扬,已由前年每公斤1800年每公斤3000在国内蟾蜍收购量仅能达到市场需求量的23%,满足出口量的50%,可见其价格仍有上涨的趋势。
蟾蜍和蛇、蝉一样,身上常要蜕下一层皮,称蟾衣,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痛镇静等功能。据"本草纲目"记载,蟾衣能治一切恶性肿等疑难杂症,蟾蜍蜕下的皮往往是自己吃掉,蟾蜍虽遍布全国各地,但采集加工的人不多,养殖者更少,加上蟾衣独特的医疗效果,蟾衣在各大药材市场十分火爆。
我公司生产的活乐康牌长白山蟾衣胶囊,蟾衣超微粉就是由蟾蜍自然脱下的蟾衣加工而成,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癌症,白血病,乙肝患者。通过专业技术蟾蜍在自然环境下,蟾蜍每月蜕衣1-2次,每公斤蟾衣回收价60000—22000元,采用非药物蜕衣技术,几乎无成本开支,如加以综合利用,一只蟾蜍1年能获利70元左右。
蟾蜍除去内脏干燥后制成的干蟾和胆均可人药,而蟾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很有开发价值的保健佳肴。
由于生态环境日趋严峻,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养殖蟾蜍势在必行。无论是水田、菜地,荒地,泥沼,坡地和林地,蟾蜍都能繁衍生息,连青蛙无法立足的坡旱地区,也是它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蟾蜍以各类昆虫和浮游生物为食,繁殖力很强,年产卵量逾万,产卵场所也很随便,养殖技术简单,无需饲料成本,亩水面增值6万元以上。可见,蟾蜍的养殖和加工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业。
二、蟾蜍养殖效益分析
蟾蜍俗名癞蛤蟆,在农村都可以发现野生蟾蜍,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科到5000科,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重。
人工养殖蟾蜍采集蟾蜍制品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们提倡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可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
蟾蜍养殖投资及产值,利润分析。
一、成本:
1、原料:100克蟾蜍1000只,按2元/斤收购,计400元。
2、养殖场地:3000—5000只蟾蜍养殖场地需1000平方米,四周用塑料膜围起防逃,约需资金300元。
3、蜕衣场地:由于涉及技术问题,不作详细介绍,投资不超过2000元。
以上均为一次性投资,可长期使用。
二、产值:
一只活蟾蜍每年的4月到10月可取蟾衣,每月至少可蜕衣两张,1000只蟾蜍6个月可产蟾衣12000张,按蟾衣单重0.3克计算,可产蟾衣3.6公斤,按整衣率80%,可产整张蟾衣2.88公斤,最低1万元/公斤,创值28800元;产碎衣0.72公斤,最低6千元/公斤,创值4320元,即1000只蟾蜍利用一年采集蟾衣可获利33120元。
如当地蟾蜍个体大,效益将更高。
三、结论:
蟾蜍类中药材:纯天然蟾衣、蟾蜍皮、蟾酥、干蟾、蟾胆、蟾肝、蟾油。
纯天然蟾衣今年收购价格每公斤一等品2.2万,二等品1.6万,三等品1.2万。市场零售价格每张10元—15元。
蟾酥收购价每公斤3000元—5000元。蟾酥每公斤市场零售价格5000元—10000元。
蟾蜍养殖简单:投入少、见效快、可利用池塘,菜园,稻田,水库,荒地,荒沟等地进行家庭养殖,及规模养殖。
蟾蜍养殖技术:技术成熟,易学易懂,不受文化成度高低限制,是一桩能长期从事的特种养殖致富项目,一次投资,常年受益。
蟾蜍药用价值: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蟾蜍养殖前景:蟾蜍俗名癞蛤蟆,在农村及山区都可以发现,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科到5000科,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重。
蟾蜍全身是宝,蟾酥是从它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中采集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而成的,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蟾蜍和蛇、蝉一样,身上常要蜕下一层皮,称蟾衣,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痛镇静等功能。据"本草纲目"记载,蟾衣能治一切恶性肿等疑难杂症。蟾蜍的养殖和加工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业。
蟾蜍类药材回收问题: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生产的活乐康牌蟾衣胶囊,蟾衣超微粉是利用学员采集的蟾衣做原材料加工而成。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国内最大的生产供应商,形成,养、产、购销、技术培训产业链模式。常年收购学员蟾蜍类中药材,例如:蟾衣,蟾酥,面向全国各地常年收购,数量不限。可签订法律公正合。
蟾蜍养殖疑问解答
问:我家乡有很多野生蟾蜍可以采集药材吗?
答:蟾蜍俗称癞蛤蟆,全国各地有上百个品种,大体分为两种,中华大蟾蜍、黑框蟾蜍。无论你是东北地区还是南方地区,只要当地有野生蟾蜍就可以,利用野生资源进行家庭养殖或规模养殖,这样不但节省成本,而且见效快,没有风险。全国各地的蟾蜍采集出来的药材回收价格都一样,没有地区和品种的限制。
问:养殖蟾蜍需要购买种苗吗.多少钱?
答:全国各地的蟾蜍爱好者们,无论您是哪里的人,只要当地有野生蟾蜍您就可以捕捉,或者收购成蟾蜍,可以用野生的蟾蜍来进行繁殖,这样见效快,当年大蟾蜍可产效益,繁殖出的蝌蚪我们来进行饲养,两全其美,切记…. 不要购买蟾蜍种苗,因为全国各地的蟾蜍都可以采集药材,回收的价格也都一样,没有必要购买蟾蜍种苗,除非你买来的蟾蜍种苗和当地收购的蟾蜍价格一致,如果购买的种苗,高于当地收购的野生蟾蜍价格那一定不要购买,如果是我们学员因蟾蜍资源困难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可以帮助在其他学员手中协调一些蟾蜍,一般蟾蜍达到75克以上,按只计算,0.5元—1元左右,因地区差别价格不同。
问:蟾蜍养殖基础知识?
一、 选择场地
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逃遁。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
二、引种
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月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尤其每晚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蟾蜍。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
三、饲养
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鼻虫、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大青叶蝉等。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此外,繁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还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
四、繁殖
每年2月底至3月,水温在11~15℃时,中华大蟾蜍即交配产卵,从冬眠中苏醒的蟾蜍,一般黄昏多集中在水塘岸边或水生植物及漂浮物上,雄体时而呜叫,时而移动身体,寻找雌体,雌体闻声而至。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蟾蜍一年可产卵3-5千粒。人工繁殖要及时采卵,并将采得的卵尽快从水桶中放到饲养池塘或水田繁殖基地,以免堆积太久而闷死。放卵密度,一般每亩放500个卵带,每带平均2600粒卵,即每亩放卵130万粒左右。在水温18-24℃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昼夜即可孵化成小蝌蚪,刚孵出的小蝌蚪,体形似鱼,有尾和外鳃。待蝌蚪开口后,即可用煮热的蛋黄、馒头渣和菜叶等混合喂养。大约经过一个月后,可见到蝌蚪先出后肢,前肢芽被鳃盖隐盖住,从外形观察则不明显,后肢发育完备后,尾开始萎缩前出现前肢,蝌蚪内鳃逐渐萎缩,开始用肺呼吸,尾也逐渐变短而消失,背面出现疣状腺体,这就是经过变态后的幼蟾。幼蟾以小昆虫为食,喂养与成体基本相同
问:蟾蜍类中药材价值
蟾衣【功能主治】 食道癌、肝癌、胃癌、肺癌、肠癌、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淋巴癌、恶性肿瘤等。临床有效率达95%以上。
蟾酥:【功能主治】解毒,止痛,消肿,强心。用于恶性肿瘤,痈疽疔疮,咽喉肿痛,慢性骨髓炎,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
蟾蜍:【功能主治】治疗恶性肿瘤,慢性气管炎,化毒,杀虫,定痛。水肿,恶疮,强心利尿,水肿腹水,白喉。
蟾胆【功能主治】出处《吉林中草药》主治 “治气管炎。”
蟾舌【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拔疔。”
蟾肝【功能主治】痈疽疔毒,取(蟾蜍)肝敖之,数易亦愈。”
蟾头【功能主治】:小儿疳积,手足干瘦,腹胀筋起,鼻痒,晕沉多睡。
干蟾【功能主治】破结,消疳积、行水、解毒、杀虫、定痛。用于疔疮,发背,阴疽瘰疠,水肿,恶疮,小儿疳积。
问:蟾衣药用的作用
蟾蜍衣,简称蟾衣,又名蟾壳、蟾蜕,即由二栖动物类脱下之表皮衣,极薄一层,比糖衣还薄的,颜色似蟾蜍。
据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载: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糖尿病、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价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服法请遵医嘱。
一般服用蟾衣,可把蟾衣通过80℃以上烘干燥、消毒,然后碾成末即可服用。也可加水煎汗服用。
因此,蟾衣有着利用开发的广阔前景。
问:我做蟾蜍养殖后采集出来的蟾衣卖到哪里去?
答: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国内最大的蟾蜍类中药材生产供应商,生产成品药,市场上销售的活乐康牌蟾衣系列产品是本合作社生产的所以回收价格高于市场,,可以签订购销合同,常年收购,数量不限。
蟾衣回收价格一般从6000元—22000万元不等,区别,蟾衣大小,薄厚,完整率。
问:学习蟾蜍养殖加工技术国家指定的培训教育基地在哪里?
答:目前在工商局,教育局了解到在国内具备培训蟾蜍养殖技术的只有一家,已经获得教育局,工商局批准,并办理的相关手续,批准单位: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是一家国家重点扶持企业,不是私人企业,是一家由农民自主创办的集体合作社,服务对象百分之80必须是农民户口,百分之20可以是城市户口,在工商局注册科批准的业务范围:蟾蜍养殖、加工、销售蟾蜍类中药材,及收购蟾蜍类中药材,蟾蜍养殖技术推广及培训……
凡是在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学习的学员都可以免费获得毕业证书,并可以免费签订购销合同,高于市场价格回收。
学习方式及收费标准
实地学习收费2300元
远程教育收费1500元
函授学习收费1000元
招 生 简 介
蟾蜍养殖加工技术培训指定单位
蟾蜍养殖加工技术教科书2011年新版内容
学员所学习到内容请看教科书目录
目 录
蟾蜍养殖场地选择………………………1页
养殖场的布局设计………………………2页
附属设施的建造 ………………………6页
池塘养殖蟾蜍 …………………………7页
稻田养殖蟾蜍 ………………………… 8页
庭院养殖与大田放养 ………………… 9页
蟾蜍的饲料与营养 …………………… 9页
蟾蜍饵料的解决途径 …………………10页
人工配合饵料 …………………………11页
天然饲料的采集 ………………………12页
黄粉虫饲料 ……………………………14页
蚯蚓饵料 ………………………………19页
蝇蛆饵料 ………………………………24页
水蚤饵料 ………………………………29页
草履虫饵料 ……………………………30页
蟾蜍防病消毒措施 ……………………30页
防病饲养管理措施 ……………………31页
蟾蜍敌害的防治 ………………………34页
蟾蜍繁殖与饲养 ………………………35页
种蟾蜍的饲养管理 ……………………36页
蟾蜍的抱对、产卵与受精 ……………37页
蟾蜍的人工催产技术 …………………38页
蟾蜍的人工受精技术 …………………39页
蟾蜍卵的孵化技术 ……………………40页
蝌蚪的饲养管理 ………………………42页
第一节 蟾蜍的经济价值 …………… 47页
第二节 生物学特征 ………………… 47页
第三节 饲养和繁殖 ………………… 48页
第四节 蟾酥的采集技术 …………… 50页
第五节 采集天然蟾衣技术 ………… 51页
富硒蟾衣采集方法 ……………………57页
真假蟾衣鉴别方法 ……………………58页
新型蟾衣分离器原理 …………………59页
新型蟾衣分离器技术 …………………62页
天然蟾衣整理工具技术 ………………63页
蟾酥采集器技术 ………………………63页
购销天然蟾衣电话 ……………………64页
企业简介
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隶属国家高科技重点推广企业,中国特种养殖示范企业,是一家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以蟾蜍养殖加工技术推广,与产品研发推广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形成养、产、购销、技术培训一条龙的产业链模式,我合作社在蟾蜍养殖加工技术推广方面,具有国内科技优势,国内首家获得蟾蜍养殖技术培训及推广的资质证书,多年来得到了广大蟾蜍养殖户,经销商和业内人士的一致的肯定与赞扬。
我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蟾蜍养殖基地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有大型养殖区,展示区,技术培训中心。
我合作社回收学员的蟾衣全部生产新研发的两种抗癌产品:活乐康牌蟾衣胶囊和活乐康牌蟾衣超微粉主要治疗,肿瘤,癌症,乙肝,白血病,近几年在国内外销量不断攀升。
我合作社发展理念与信仰:结合实际以科技兴农为理念推动蟾蜍养殖产业化发展,以优质产品求发展,开辟新型养殖产业,利用先进的养殖与加工技术,打造蟾蜍养殖的养、产、购销、技术培训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使之成为引领蟾蜍养殖新兴产业的发展风向标。
我们竭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人士前来实地考察,共商共促产业发展,共谋共划产业未来,共创共赢新财富。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屈原
一、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 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三、 迎涛神,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四、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五、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六、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七、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和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的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画额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的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的卫生习俗
①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④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源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荆楚岁时记》注文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取戴之。”同时也在门上挂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剑,蒲束扎的蒲龙。《帝京岁时纪胜》:“(端午)插蒲龙艾虎。”《清嘉录》卷五:“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头被认为是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蓬鞭相配,以赶却鬼祟。另外还焚烧艾蒿等以驱赶蚊蝇。在湖南、浙江等地则采葛藤挂于门相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可驱鬼辟邪。
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俗。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五毒图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梦粱录》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燕京岁时记》又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这是清代之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意为“倒灾葫芦”。
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见《唐国史补》)。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
挂艾草、菖蒲、榕枝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 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 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广东湛江第三届海上国际龙舟(赛况).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如广东顺德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一般龙舟没有这么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又如《点石斋画报·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妇女们平时是不出门的,如今也争着来看龙船,银钗耀日;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掉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作为标志。龙舟向着标飞快地驰近……近代的龙舟比赛也大抵相同,不过规程稍严格一些。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吸引了各国健儿。
划龙舟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有时龙舟还有各种花样的划法,具有表演的含义。如广州的龙舟,挽手用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浙江余杭县龙舟,有的是让人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来,如龙吞云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如《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湖上有龙舟,只是画舫游船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帝等均往观看。
又有夜龙舟。在浙江武进,过去有夜龙舟,在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四川五通桥从1982年起出现了夜龙舟,在舟上装电灯,配焰火,漂浮河灯,辉煌夺目。浙江少数地方还于水上设堆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焰中穿过。
又有旱龙舟,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义县,过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认为可除邪祟。另广东的佛山、东莞、信宜都有旱地划龙舟之俗,实际上是一种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时的旱地龙舟最为壮观。又如《徽州府志》载:“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为之,袭画状似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绪市。”另有把小型旱龙船给小儿做玩具的。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般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流传于广西北部桂林、临桂等地的龙船歌,在竞渡时由众桡手合唱,有人领呼,表现内容也多与龙舟、端午节俗有关,歌声宏远动人。《广西民间音乐选集》中收有临桂县(4龙船歌》组曲,如号子般的节奏鲜明、热烈,唱起来必定十分动人。清 金廷标 群婴斗草图轴
勉县永昌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勉县永昌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2016-05-13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周家山镇周家山村二组。
勉县永昌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610725MA6YN3P52Q,企业法人黄新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勉县永昌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蟾蜍、林蛙、青蛙、水蛭养殖、销售;蟾衣、蟾酥、蟾皮、蟾头、蟾肝、蟾胆、蟾油、干蟾等副产品制售;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产品;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勉县永昌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